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公冶长第五 (第4/6页)
自然天性,故云:“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云“天道者,元亨⽇新之道”者,案《易·乾卦》云:“乾,元亨利贞。”《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也。”谓天之体性,生养万物,善之大者,莫善施生,元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长也。嘉,美也。言天能通畅万物,使物嘉美而会聚,故云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者,言天能利益庶物,使物各得其宜而和同也。“贞者,事之⼲”者,言天能以中正之气成就万物,使物皆得⼲济。此明天之德也。天本无心,岂造元亨利贞之德也?天本无心,岂造元亨利贞之名也?但圣人以人事托之,谓此自然之功,为天之四德也。此但言元亨者,略言之也。天之为道,生生相续,新新不停,故曰⽇新也。以其自然而然,故谓之道。云“深微,故不可得而闻也”者,言人禀自然之性,及天之自然之道,皆不知以所然而然,是其理深微,故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孔曰:“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 [疏]“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正义曰:此章言子路之志也。子路于夫子之道,前有所闻,未能及行,唯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曰:“孔文子,卫大夫孔圉。文,谥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聇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曰:“敏者,识之疾也。下问,谓凡在已下者。” [疏]“子贡”至“文也” ○正义曰:此章言文为美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者,言文是谥之美者,故问卫大夫孔圉有何善行,而得谓之闻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聇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者,此夫子为子贡说文子之美行也。敏者,疾也。下问,问凡在己下者。言文子知识敏疾,而又好学,有所未辨,不羞聇于问己下之人。有此美行,是以谥谓之文也。 ○注“孔曰”至“谥也” ○正义曰:云“孔文子,卫大夫孔圉”者,《左传》文也。云“文,谥也”者,案《谥法》云:“勤学好问曰文。”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孔曰:“子产,郑大夫公孙侨。”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疏]“子谓”至“也义” ○正义曰:此章美子产之德。“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者,孔子评论郑大夫子产,事上使下有君子之道四焉,下文是也。“其行已也恭”者,一也,言已之所行,常能恭顺,不违忤于物也。“其事上也敬”者,二也,言承事在已上之人及君亲,则忠心复加谨敬也。“其养民也惠”者,三也,言爱养于民,振乏周无以恩惠也。“其使民也义”者,四也。义,宜也。言役使下民,皆于礼法得宜,不妨农也。 ○注“孔曰”至“孙侨” ○正义曰:案《左传》,子产,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名侨。公子之子称公孙。襄三十年执郑国之政,故云郑大夫公孙侨也。公子发字子国,公孙之子以王⽗字为氏,据后而言,故后或谓之国侨。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周曰:“齐大夫。晏,姓。平,谥。名婴。” [疏]“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正义曰:此章言齐大夫晏平仲之德。凡人轻交易绝,平仲则久而愈敬,所为以善。 ○注“周曰”至“名婴” ○正义曰:云“齐大夫。晏,姓。平,谥。名婴”者,案《左传》文知之,是晏桓子之子也。《谥法》:“治而清省曰平。” 子曰:“臧文仲居蔡,包曰:“臧文仲,鲁大夫臧孙辰。文,谥也。蔡,国君之守⻳,出蔡地,因为以名焉,长尺有二寸。居蔡,僭也。”山节藻棁,包曰:“节者,栭也。刻镂为山。棁者,梁上楹,画为藻文。言其奢侈。”何如其知也?”孔曰:“非时人谓之为知。” [疏]“子曰”至“知也” ○正义曰:此章明臧文仲不知也。“子曰:臧文仲居蔡”者,蔡,国君之守⻳名也,而鲁大夫臧文仲居守之,言其僭也。“山节”者,节, 栭也,刻镂为山形,故云山节也。“藻棁”者,藻,⽔草有文者也。棁,梁上短柱也。画为藻文,故云藻棁。此言其奢侈也。“何如其知也”者,言僭奢若此,是不知也,以所非时人谓之为知。 ○注“包曰”至“僭也” ○正义曰:云“臧文仲,鲁大夫臧孙辰”者,案《世本》“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达,达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则辰是公子彄曾孙也。彄字子臧,公孙之子以王⽗字为氏,故姓曰臧也。云“文,谥也”者,《谥法》云:“道德博厚曰文。”云“蔡,国君之守⻳,出蔡地,因为以名焉,长尺有二寸。居蔡,僭也”者,《汉书·食货志》云:“元⻳为蔡。”《家语》称“漆雕平对孔子云:‘臧氏有守⻳,其名曰蔡。文仲三年而为一兆,武仲三年而为二兆。’”是大蔡为大⻳,蔡是⻳之名耳。郑玄、包咸皆云出蔡地,因为以名,未知孰是。《食货志》云:“⻳不盈尺,不得为宝。”故知此⻳长尺二寸,此国君之守⻳。臧氏为大夫而居之,故云僭也。 ○注“包曰”至“奢侈” ○正义曰:云“节者,栭也”者,《释宮》文。云“刻镂为山棁者,梁上楹,画为藻文”者,《释宮》云:“杗瘤谓之梁,其上楹谓之棁,栭谓之楶。”郭璞曰:“棁,侏儒柱也。楶即栌也。”此言山节者,谓刻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