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3页)
    第四章    心安理得?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你不必多加臆测。”    “你明明话中有话,说都说了,为何不直截了当地说清楚。”    “对不起,算我说错话。”    “严天灏,你分明是瞧不起我,认为我不事生产,却又出手阔绰,所以我就该心生愧疚吗?”任根心觉得自己严重的被人羞辱。    他似乎因此瞧不起她,这让她怒不可遏。    “当我没说。”    “你拿了把刀,用力往人的心脏刺下去后,就想全部抹煞?你根本是欺人太甚!”他好可恶!    “如果我因此刺伤了你,我向你说对不起。”他不晓得自己的一句话竟会惹得她气成这样,她会不会太敏感了?还是恼羞成怒?但不可否认他说的是事实。    结完帐,两人离开餐厅,任根心怒气冲冲地走在前头,他则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    走着走着,突然见到她走进一家快餐店,他不晓得她想做什么,只能跟着进去,见她跟一名柜台内的服务生说了些话后,又见到她一副芭乐脸地走出来。    “你在做什么?”严天灏拉住她,想问清楚。    “告诉你,别瞧不起人,等我找到工作后,我一定会用我第一个月的薪水砸在你的脸上,让你知道被羞辱的感受。”    “你别胡闹。”    “等我找到工作后,你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胡闹。”这是尊严问题,她无法忍受他对她的看轻。    两人第一次的约会,最后以不欢而散做收场。    严天灏开车送她回家,她脸鼓得像青蛙,一路上没再和他说一句话、不看他一眼,车一停,她不说再见地打开车门快速下车。    “等一下。”他叫住她,下车从后车箱拿出她今天的战利品。“你的东西。”    任根心接过那大大小小的袋子,连声谢谢也没说,门开了就走进去。    他无奈地摇摇头,大小姐的脾气真非人能忍得,她生气了也好,这样她就知道他们不适合。    就在他转身要回到车上时,任家的大门又开了,他很自然地转头看。    任根心又走回他面前,语气坚定地告诉他“我们之间还没结束。”说完又走进屋,门砰的一声,再度在他面前甩上。    我们之间还没结束。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    任根心坐在电脑前,上104人力银行网站,搜寻着和自己所学有关的工作,找了半个多月,连续寄出几十封履历表,有回复的寥寥可数。    她满怀信心地前去应征,但面试完总是叫她回家等消息,到最后都是石沉大海、无消无息。    为了争回一口气,说是赌气也罢,总之她就是不想让严天灏瞧不起她。    她不放弃地陆续寄出履历表,就不相信她会找不到工作可以做,但失望的挫折几乎快令她放弃。    以前几次和大学同学聚会,老是听到他们抱怨工作有多难找、薪水又低等等的怨言,她总是嗤之以鼻,没想到等自己真正想找工作时,才终于体会到同学们的无奈心情,想找份工作真的很难,尤其是像她这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更是难如登天呀!    徐佩琦端了杯刚榨好的新鲜果汁给女儿,看见她又在找工作,不懂她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想法,他们任家根本不需要她出去工作赚钱。    “心心,别找了,你若真想工作,叫你爹地在饭店里给你安排一个工作,何必到外面吃苦。”    “我不要去爹地的饭店工作,我不要让人瞧不起,笑我只会躲在爹地的保护伞下生活。”    “是谁瞧不起你?你告诉妈咪,妈咪去找他理论。”    “总之我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到时看他还能怎么说。”从那天不欢而散之后,她没再打过电话给他、没去找过他。哼!她也是有自尊的人,在没找到工作之前,她不会去见他。    “看你找工作这么辛苦,蚂咪会心疼。”    “妈咪,还是你最好。”她抱着妈咪,靠在她的肩膀上撒娇。    桌上的手机响起,她接了起来,是她一个大学同学打来的,约她出去喝下午茶,她正闷得发慌,于是就答应了。    必上电脑,换好衣服,跟妈咪说了声后就出门,她和好友相约的地方在高岛屋附近的一间店,没多久她已到达。    “怎么?你看起来心情不太好?”程雅岚关心地问。    “嗯,我找不到工作。”她是任根心唯一一个不因为她的家世背景和她当朋友的人,因而她特别珍惜这份友谊。“你今天不用飞吗?”    “连续飞了一个多星期,终于能休息几天。”    程雅岚的工作是所有女孩子羡慕的空姐,在大学毕业前夕,她参加了航空公司的招考,很幸运靠着流利的外语能力,加上精通法语,在五千多人报考,只录取不到一百名中脱颖而出。    在当时,除了从未想找过工作的任根心之外,可真不知羡煞多少同学。    “你在找工作?”    “嗯,我现在才知道找工作真的好难呀!”这半个月的处处碰壁下来,她终于感觉到自己真是不知人间疾苦。    “怎么会突然想找工作?”    “欸…”任根心沉声叹气后,才无所保留地将严天灏对她说的话一五一十地说给好友听。    “你因为他这样说,就赌气地想出去工作?”程雅岚表情严肃地瞅着她瞧。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他说那种话实在太瞧不起人了。”    “同学里有很多人对你说过类似的话,也从没见过你如此在意,你又何必对他说的话耿耿于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