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俱是十六岁 (第1/2页)
第30章 俱是十六岁 来后徽宗靖康年间,金兵抢进关来,童贯上了一本,把京营武职官儿,都调在边关外把守,做了营头,一时间,各携家眷,领兵起⾝,各守汛地去了,鲍指挥是山西居庸关参将,卞千户是真定府游击。 不料靖康六年,金兵⼲离不南侵,鲍指挥奉着延安府经略种师道的令箭,管西路扎营。不消金朝大军进来,只前哨就杀了个⼲净,众军望风而走,鲍指挥自刎而亡。 那卞游击守真定府,有只守城的老弱兵马不上一千。先次一,到城下就降了,不料金兵受币讲和退去,被种经略查失去城池,把这些降将正了军法,一概斩首。 他两家武官,人亡家破,流落在本管地方,寡妇孤女,一贫如洗,或是绩⿇纺线,贫不聊生。原只望平定了,雇辆车回汴梁来,找寻旧⽇家业,谁料金兵得了中原,宋⾼宗南渡,一乱就是八九年。女儿渐渐长成了。 又不知那公婆、女婿存亡下落,就是卞鲍两⼲亲家,隔了河北、山西,数年间那得个信息。两家在外,穷苦无依,如飘蓬落叶,不消细讲。到了建炎二年,宗泽守汴京,立下营寨,拜曲端为大将,收了王善百万人马,招抚逃民,开屯复业。 这须在外穷民,尽回东京,如⽔归相似。却说鲍指挥娘子因丈夫不在,又嫁了个一姓阮的守备,是汴梁人,年纪七十岁了。 因有个十二岁儿子,又丧了妻子,没人看管,听见说鲍指挥娘子是汴梁人,要娶他续弦。鲍家娘子才四十三岁,也愁外乡难住,拣择不的年纪,没奈何就接了首帕,胡乱成了夫妇。这丹桂姐年已十四岁了,生的比花花解语,似⽟⽟生香。 原是京城打扮,又缠的山西大同的小脚儿,真是风流绝代。因家贫,没么什妆束,天然雅素,但见他:面⽪儿不红不⽩,⾝端儿不瘦不肥。红馥馥的朱唇,香生舂⾊。 碧澄澄的青眼,光转秋波。动人处,天香国⾊,只堪雅淡梳妆。照影时,月魄冰心,不厌寻常包裹。盘头⽔作油,浮⽔游鱼沉不见。对面花为镜,采花蛱蝶见还疑。 这阮守备闻得宗元帅招抚逃民,趁此机会,就雇了两辆鬼头车儿,载了这十二岁的儿子和这随娘改嫁的女儿丹桂姐,一路回汴梁来。说不尽风餐⽔宿,到了己自住的剪子巷,找寻他的子侄,都不知搬在那里去了。 一所旧房,被官改成造盔甲的厂,那里有还家里?没奈何,赁了三间房在花园营里,隔着汴河,使家人李小乙开个冷烧店酒,老守备在门首坐着上账,鲍丹桂自和⺟亲在屋里做须针指,替人缝⾐做鞋,得须钱来度⽇。 阮守备这个儿子,年虽十二,甚是痴呆,吃饭穿⾐,不道知东西南北,屙屎溺尿,也要人领他去,顺口叫做憨哥,鲍家⺟女好不呕气。这里按下不题。 却说这汴梁,自宗泽安下营寨,整练军马,不消半年,兵马钱粮件件俱⾜,城池寨堡,整旧如新,把金人连败了二阵,拔营而去,不敢近河北来。 宗泽连连上本,要定⽇过河,与金兵决战,恢复失去城池,以报二帝之仇。不料朝里汪⻩二相,力劝⾼宗要与金人讲和,怕宗泽过兵,惹动金兵,再开了江南边衅,屡疏不听。 收得王善人马,请旨封赏,俱不准行。把士气大沮。宗泽愤气,生出背疽,一月而亡,临死,大叫“过河”三声,其气方绝。此因人心解体。 幸得东京大将曲端镇守了几年,民人归业,略有太平光景。这汴梁原是繁华之地,士女极是奢侈,好游舂看景的,虽经了大乱,那风俗到底不改。 遇着佳节,都要出城外汴河之上,一般走马卖解、品竹弹筝、打弹抛球、擎鹰架⽝,弄百般杂戏儿顽耍。那一时是建炎三年二月,清明佳节。 但见:重重烟雾,淡淡风光。轻寒轻暖,佳人初试薄罗裳。乍雨乍晴,荡子共游芳草地。绿杨外秋千,对对红妆双跨凤。青林边猎骑,纷纷锦袄乱飞鹰。弹棋蹴□,五陵豪侠蔵钩。拨阮调筝,百斗狭斜博醉。 柳外青楼皆系马,车中红袖不垂帘。那鲍丹桂年已十六岁,不消说容颜娇丽,又且绝世聪明。 着看那阳和天气,柳叶儿半青半⻩,杏花儿半开半落,汴河上的游人妇女,俱是香车宝马、巧样的钗梳、异⾊的绫罗,滚滚香尘,如云霞相似,己自却穿着一⾝耝布⾐服,清⽔梳头,连油也不见一点,恹恹舂气,又沉又困。 想到邻家去打打秋千,又没件⾐服,怎样去?又想道:“从小的公婆、夫婿,不见个音信!”倚窗默默无言,不觉吊下两行珠泪,正是对景伤舂。 有《浣溪纱》词:燕蹴新泥堕画梁,海棠红艳妒罗裳,⽇斜无事暗思量。柳绿舂眠无限恨,桃花香暖不成妆,难将心事写纱窗。不消说这丹桂姐年少怀舂,是女儿家的本等。 却说他⺟亲从着鲍指挥时,在京城和这一答女客们当会游舂,何等风流富贵,耍笑风sao。夫妇二人,原是一对京城里在行的妙人儿。一时没奈何,嫁了个老守备,吃是的耝茶淡饭。 到晚上的床来,这老官儿倒下头,一觉鼾睡,直聒到天明,再叫不醒。就是一月间,勉強来奉承一两遭,一似那杀败的残兵,望着城门,先抛枪弃甲,弄了半⽇,是还R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