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蓝蝴蝶花  (第5/6页)
脱掉我的袜子,任由他捏着我两只赤裸的脚,把它搁进盆里。脚心触在他宽厚的手掌上,我却一点感觉都没有。    水浸出盆沿。    他开始仔细地清洗我的脚。我的脚是那种常年不见阳光的白,在他的手里显得异常的小,他后来常常形容说——让他看一看都舍不得——尽管他是我心里最亲近的人,但如此接触带来的一层接近是我们都没有意料到的。仿佛某种动物的肢端,或某种植物的根茎——它们本是不该被裸露的——或者是不该裸露时被触碰的——或者说,是不该裸露时被一份同样的裸露触碰的。    非常越轨的感觉。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都不再说话。    然后,他用毛巾擦干我的脚,佝下身,一只膝盖着地,两只手小心地插到我的身子下面,把我抱起来,轻轻把我放到床上。    他抱我时,我的睡裙抽缩了,露出我全部的腿,我难堪地看着自己那双萎缩的腿,所有潜藏的自卑终于一古脑儿地跑了出来:“吕哥哥,是不是滢滢的快乐就是你的快乐?”    他坐到我身边,他看到我的眼睛寒噤了一下,顺着我的眼神,他的眼睛默默地停到了我的双腿上,半晌,才说:“你想说什么?”    “你交个女朋友吧,滢滢会很开心的。”我的眼睛凝在他的眼中,我清楚地看到他的心痛。    他微笑,微微苦涩,带着一点儿心爱,他静静地看我:“真心话?”    我别过头,用力点了一下:“真心话!”    他不动声色地看我,久久,我听到他说:“好!”奇怪的,我居然听到自己的心发出一声叮当。    ? ? ?    你又猜对了。是,他带回一个女朋友。    是的,她好看。    细腰、塌塌的肩膀,小户人家的那种勤劳和周全,细碎的对你的照料。自卑的微笑,还有最具忍受力的小业主阶级那种对生活不衰的兴致。    威胁?没想过。    说实话,我看她第一眼,就知道吕懵永远不会爱上她。不不,没带偏见。他也许会对她有责任和义务,但是不会产生爱情。    不,他没有丢下我。他仍是常常清晨带我看日出,傍晚带我看日落;雨天陪我听雨,晴天陪我种蓝蝴蝶花;夜晚陪我看书、画画、听音乐…所不同的,每次都多了个人一起陪我。    哦,她叫娟子。    那段时间常常做梦…梦见有个男人吻她。    不知道。醒了后我拼命想,想不出他的样子。    我感到了梦里的痛苦。我隐约明白那个人是谁?    清醒的时候,我却从来没有过那种痛苦、酸涩与极度的妒嫉。    也许我拒绝妒嫉。    这样莫名其妙的过了两年,吕懵与娟子之间的故事是怎样的,我不清楚。    他从来不说。    我十八岁了。    吕懵二十四岁。发生了我生命中第二件大事。    ? ? ?    我生日这天,吕懵来的很晚。    嗯,他一个人。    他带了一样特别的生日礼物给我。    一只戒指。    我看着那纤细的、精巧的、有些刺眼的美丽小东西。瞬间便明白了一切——他在等我长大。他那样小心地呵护着我成长,不让我承担一丝的压力。这许多年来,他一直静静地待在我身边,默默地付出。而我,又在做什么?不停的拒绝、不断的伤害、源源不止地给他的心增烦加乱,他仍无怨无悔,一如往昔。天,这样的好男人,还不是来一个减一个?来两个灭一双?    我的心渐渐柔软。    细节?呵呵,你好贪心。    吕懵就这样把那只戒指戴到了我的手指上,然后牵着我的手送到他的唇边,轻轻地烙一记印,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我:“嫁给我…”    心,化了化了。    我微笑,捉弄他:“为什么?”    他的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他早就把我研究的清清楚楚:“我爱你。滢滢,你知道的,我爱你十四年了。”    我看他,不再说话。与他的眼睛对视,十四年的风风雨雨,像放电影一般在我的脑海里闪出一个又一个令我晕乱的片断。我在他的眼里看到自己的眼睛,我终于把自己看的清清楚楚。    我的胸襟原不宽大。我表现得逼真而已,或许那般宽大的胸襟只不过是我善意的向往。    抱住了眼前这个刚刚讲了“我爱你”的二十四岁男人。紧紧地抱住了他的誓言。    我发现我流泪和微微的窒息。    半年后,我带着全部的梦想,做了吕懵的新娘。    这年我十八岁。    如果故事发展到这里就结束,我相信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结局。    《水晶鞋与玫瑰花》里,灰姑娘终于等到心爱的王子,他把她接上了通往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马车,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谁都会喜欢童话故事的结尾,但生活不是童话。    我记得有首打油诗,颇具诙谐趣味,且表达了相当的真实感——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皆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我与吕懵真正地生活在一起有四年了。    是的,变了。    不是突发的,是潜移默化的,静悄悄的,理所当然的。    通常人们习惯把结婚称为喜事,可我总是不知道喜在何处?喜在儿女之累?生活之累?疾病之累?衰老之累?生存竞争之累?    我这种人在佛教中被称为钝根,我明明能预见生活的种种虚幻,看清婚姻的实质性肓目,却    仍如飞蛾扑火,义无反顾,沦为生活的奴隶。    我仿佛一直都看到了红男绿女在选择配偶时闪烁游移的目光,看到了他们同床异梦的心境,也看到了婚姻中,因为种种拖累而衰老的青春,看到了由刚毅饱满一变而为干核桃似的苦脸——刻着忧患、苦劳、伤心、忧郁、奔波、思虑、算计、穷困、劳碌种种折磨的痕迹。    这种话听来警心动魄?    有没有听过西湖畔的月老祠有副很有名的对联?    是的!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上联出自《西厢记》,下联摘自《琵琶记》,组合的妙手天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