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2/4页)
港一年不是办好几次这种活动吗。”    “这并非我个人意愿。”尹白笑。    台青拍手“我也这么想。”    尹白说:“看来我们一家都只是读死书的样子。”    台青说:“不晓得描红的意思。”    这时描红推门进来,笑问:“我怎么样?”    “你如何看选美?”    “正是一心一德,埋头苦干的时候,搞什么选美。”    三姐妹心愿一致。    休息过后,话别的时间也到了。    描红希望秋季到香港观光,台青邀请尹白到台北一行,大家依依不舍。    收拾衣物的时候,尹白问描红:“你喜欢的话,都留给你。”    描红却说:“我倒不想学你的外表,尹白,我只想学你独立能干的精神。”    尹白受宠若惊,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也是香港时髦女性的通病,外表硬梆梆,内心却十分柔弱,听到一句半句好话,马上软化。    次日又去祖父母处告辞。    老太太一直说“有空再来,有空再来”    活到这样的年纪,可算是历史的见证人,尹白问祖父会不会写一本书,详述这个名都的苦难与欢乐。    祖父很幽默的回答,假如每一个老人都考虑动笔,岂非有好几百万本史诗要轮候出版。    再隔一天他们就走了。    尹白看到母亲与二mama齐齐松了一口气。    在飞机上,尹白也闭上眼睛养神。    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家好。    尹白问台青:“觉得这个旅程怎么样?”    “很难形容,看到祖父母的时候,感动得膝头颤抖。”    尹白笑说:“我鼻子一直发酸。”    长辈也在交换意见:“变了,不再是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和二十年前比较,也截然不同,那时候正大闹革命,打砸搜查禁,现在又开始五光十色,年轻人打扮得很好看,穿着入时。”    “可惜市容有点残旧。”    “不管如何,总算偿还心愿。”    “拍了几卷底片?”    “都在这只袋里。”    “比起老大,我俩真正惭愧。”    “你会弄钱呀,我才窝囊。”    “嗳老三你别乱讲。”    尹白见父亲这么谦逊,只怕她母亲要不高兴。    这几天来沈太太饱受冷落,对家庭劳苦功高地她顿觉委屈,脸上已经没有什么笑容,她并不是小心眼的女人,但眼见妯娌穿的用的住的,莫不胜她十倍,已略有感慨自叹一条劳碌命,再加上丈夫不住自我践踏,分明又使她身份贬值,好不服气。    她不去睬他,也不搭腔,待回到家里,还是这样。    沈先生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尹白暗暗好笑,要叫男人了解女人,是不可能的事吧。    沈锦武伉俪第二天就打算回台北照顾生意,只余一日时间购物。    尹白照例把他们带到置地广场放下,现在除了日本人,也就是他们的天下,台币不住升值,再名贵的进口货,再荒谬的标价,都不当一回事,统统都可以买下来:自用、送人、储备,彻底地搜集。    他们的品味不算很好,但置身名店,很难每次都选到名牌中最丑的一件,大致来说,都还算配合身份。    秘书认得她的声音,顿一顿说:“你请等一等,沈小姐。”    饼一刻小纪来接电话,他说:“小的随时听从差遣。”    尹白有第六感,笑问:“谁,说,我是谁。”    “沈尹白,你搞什么鬼。”    只有沈尹白才会刮辣松脆问他她是谁,故意暴露身份给他知道。    “你回来了?”    尹白笑“有人好像还不知道似的。”    “咦,这是哪一国的话,我没听懂。”    尹白马上适可而止,旁敲侧击并非她所擅长,再说,她有什么资格去敲他。    纪君问:“我们几时见面?”    “再过一两天,越不上班越是忙。”    真的,不少悠闲的女士每天廿四小时填得满满,倘若早上起得来,恐怕连早餐约会都订在三个月之后。    假期对于尹白来说,真是难得的事,读书的时候,她已经忙着做暑假工。    在中华料理店里做女侍收入最丰,当然也最吃苦,不过都过去了,尹白根本连父母都没有说过详情。    下午,购物进入高潮。    沈锦武夫人在摄氏三十五度的气温下试穿貂皮大衣。    一直到下午七点,尹白才脱身,与台青见面,一起吃日本菜。    尹白的父亲赶出来参加晚宴。    台青问:“婶婶呢?”    婶婶有点不舒服,尹白完全了解。    他们乘晚班飞机走,尹白在后面告辞,由父亲接班。    尹白对台青说:“真舍不得你走。”    “我们很快就会见面。”    “你想不想念描红?”    台青点点头。    “我们一定还有许多机会聚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