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集第一章  (第4/5页)
旁,急叫道:“你怎样了…怎会这样的?”    “雪妃给皇上吃了一碗药后不久,皇上便大声呻吟,属下发觉不对,所以立即飞报太子。”    杨酉姬察告道。    “微臣的处方没有改变,皇上吃的还是这几天用的药呀!”    御医着急地说。    “不是你的药,是雪妃著丝姬娜另行煎煮的草药。”    杨酉姬说。    “御医快点看看父皇出了什么事?”    周义扭头叫道,脸庞碰上雪妃的斗篷,感觉甜香扑鼻,不由心中一荡。    御医抢步上前,雪妃却悄悄让并,腼腆地躲在丝姬娜身后。    “雪妃,你究竟给父皇吃了什么药?”    周义也起来问道。    “只是龙须草,能治百病的。”    雪妃嚎慑道。    “龙须草是什么东西?哪里有药能医百病的。”    陈阁老不满似的说,众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没有人知道龙须草是什么东西。    “那是黑山出产的灵药,是一种天材地宝,许多年来才找到三服,全给我带来了。”    雪妃解释道。    “那也不能胡乱给父皇吃。”    周义顿足道。    “皇上昨夜吃了一服便醒来,知道是龙须草后,也同意再吃的。”    丝姬娜抗声道。    “他亲口答应吗?”    周义皱眉道。    “差不多了,是他眨眼表示同意的。”    丝姬娜老实地答。    “眨眼怎能算数?就算亲口答应也不行,父皇不懂医道,怎样也要得到御医同意的。”    周义不以为然道。    “没错,世间的药物也不知有多少,千奇百怪,什么也有,能医人也能害人,谁知道龙须草能治什么病?”    陈阁老冷笑道。    “御医,父皇的病情如何?”    看见御医己经诊治完毕,英帝却气若游丝,喘个不停,周义沉声问道。    “皇上这个病本该静心疗养,不能受到刺激的,不知为什么,他现在脉象紊乱,阳火…阳火如脱缓之马,完全不受控制,微臣也不知如何下药…”    御医叹气道。    “怎会这样?”    雪妃急叫道。    “那该怎么办?”    周义也着急地说。    “不知龙须草的药性如何,看过药渣后,或许能找到解救之法。”    御医沉吟道。    “解救?你是说父皇是中毒吗?”    周义怔道。    “难说得很…”    御医看了雪妃一眼,道。    “不,雪梦不会毒害皇上的!”    雪妃急叫道。    “酉姬,把药渣拿来。”    周义没有理会,寒声道。    “太子,龙须草真是治病的灵丹不是毒药,雪梦只是要给皇上抬病!”    雪妃泣道。    “你不是说还有一服吗?能不能拿来看看。”    周义不置可否道。    “能!”    雪妃叫道:“丝姬娜,快点拿来。”    没多久,杨酉姬和丝姬娜分头取来药渣和剩下的龙须草,御医接过药渣,先用眼看,再又嗅又尝,后来还检起一点残渣嚼了几口,神色凝重地说:“这些龙须草该是大补之物…”    “先补身,后治病嘛!”    丝姬娜抗声道。    “皇上是中风,怎能吃这些补药?”    御医皱眉道。    “什么是中风?”    雪妃不解道。    “中风也不懂,怎能给皇上用药!”    陈阁老愤然道。    “而且这些龙须草的味道也有点不对。”    御医叹气道。    “什么味道?”    周义问道。    “微臣也不知道…”    御医摇头道。    “大夫,这里还有一服未经煎煮的龙须草。”    魏子雪提示道。    “拿来看看。”    御医从丝姬娜手里接过一个粉红色的香囊,取出里边盛的几根乌黑色药草,一个小纸包也同时掉下。    “这里还有。”    魏子雪检起纸包,交给御医说。    御医看见纸包上边写著的几个字,不禁失声叫道:“迷仙花。”    “什么迷仙花?”    周义问道。    “是春药!”    御医急忙打开纸包,尝了尝,叫道:“没错,正是这种味道。”    “怎会有这些东西的?”    丝姬娜惊叫道。    “还要装蒜?”    陈阁老怒骂道,这时群情汹涌,人人也道英帝是为两女所害。    “酉姬,拿下这两个贱人,打入冷宫,听候发落!”    周义喝道。    “冤枉!我们没有!”    雪妃哀叫道。    “呀!”    与此同时,英帝忽地大叫一声,身体好像上了水的游鱼,没命的弹跳,接著还七孔流血。    “救人!快点救人!”    周义着急地叫。    “皇上!”    雪妃和丝姬娜不约而同地往龙床扑去,可是身子一动,己经给杨酉姬一手一个拿下了。    英帝驾崩了!    周义顺利即位,是为武帝。    国丧三年,循古礼减为二十七月,周义以国事为重,百业待兴,又以日代月,守丧二十七日。    英帝原来的寝宫改作灵堂,宫人全数更换,周义则入住其他宫殿,白天料理政事,晚上守灵。    众臣目睹英帝死亡的经过,纷纷上表要把雪梦和丝姬娜凌迟,周义亦顺应群情,下令杨酉姬秘密行刑,了结此案。    至于宁王周礼兵谏一案,也随著刘方正和丁寿的伏法了结,大周王朝亦更是巩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