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七论语注疏货第十七 (第4/6页)
,是贼乱德也。。”一曰:“乡,向也,古字同。谓人不能刚毅,而见人辄原其趣向,容媚而合之,言此以所贼德。” [疏]“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正义曰:此章疾时人之诡随也。旧解有二:周曰:“所至之乡,辄原其人情,而为意以待之,是贼乱德也。”何晏云:“一曰:乡,向也,古字同。谓人不能刚毅,而见人辄原其趣向,容媚而合之言,此以所贼德也。”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马曰:“闻之于道路,则传而说之。” [疏]“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正义曰:此章疾时人不习而传之也。涂亦道也。言闻之于道路,则于道路传而说之,必多谬妄,为有德者所弃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孔曰:“言不可与事君。”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郑曰:“无所不至者,言其琊媚,无所不为。” [疏]“子曰鄙夫”至“至矣” ○正义曰:此章论鄙夫之行也。“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者,言凡鄙之人不可与之事君也。“其未得之也,患得之”者,此下明鄙夫不可与事君之由也。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也。言其初未得事君也,时常患己不能得事君也。“既得之,患失之”者,言不能任直守道,常忧患失其禄位也。“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者,苟,诚也。若诚忧失之,则用心顾惜,窃位偷安,言其琊媚无所不为也。以此故不可与事君也。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包曰:“言古者民疾与今时异。”古之狂也肆,包曰:“肆,极意敢言。”今之狂也荡;孔曰:“荡,无所据。”古之矜也廉,马曰:“有廉隅。”今之矜也忿戾;孔曰:“恶理多怒。”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疏]“子曰”至“已矣” ○正义曰:此章论今人浇薄,如不古人也。“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者,亡,无也。言古者淳朴之时,民之行有三疾,今也浇薄,或是亦无也。言古者民疾与今时异。“古之狂也肆”者,此下历言三疾也。肆,谓极意敢言,多抵触人也。“今之狂也荡”者,谓忿怒而多咈戾,恶理多怒。“古之愚也直”者,谓心直而无琊曲。“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者,谓多行欺诈自利也。 子曰:“巧言令⾊,鲜矣仁。”王曰:“巧言无实,令⾊无质。” [疏]“子曰:巧言令⾊,鲜矣仁” ○正义曰:此章与《学而篇》同。弟子各记所闻,故重出之。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孔曰:“朱,正⾊。紫,间⾊之好者。恶其琊好而夺正⾊。”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包曰:“郑声,yin声之哀者。恶其乱雅乐。”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孔曰:“利口之人,多言少实,苟能悦媚时君,倾覆家国。” [疏]“子曰”至“家者” ○正义曰:此章记孔子恶琊夺正也。“恶紫之夺朱也”者,朱,正⾊。紫,间⾊之好者。恶其琊好而夺正⾊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者,郑声,yin声之哀者。恶其yin声乱正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利口之人,多言少实,苟能悦媚时君,倾覆家国也。 ○注“孔曰”至“正⾊” ○正义曰:云“朱,正⾊。紫,间⾊”者,皇氏云:正,谓青⾚田⽩黑五方正⾊。不正,谓五方间⾊,绿红碧紫骝⻩⾊是也。青是东方正,绿是东方间。东为木,木⾊青。木克土,土⾊⻩,并以所克为间,故绿⾊青⻩也。朱是南方正,红是南方间。南为火,火⾊⾚。火克金,金⾊⽩,故红⾊⾚⽩也。⽩是西方正,碧是西方间。西为金,金⾊⽩。金克木,木⾊青,故碧⾊青⽩也。黑是北方正,紫是北方间。北方⽔,⽔⾊黑。⽔克火,火⾊⾚,故紫⾊⾚黑也。⻩是央中正,骝⻩是央中间。央中土,土⾊⻩。土克⽔,⽔⾊黑,故骝⻩⾊⻩黑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言之为益少,故欲无言。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疏]“子曰”至“言哉” ○正义曰:此章戒人慎言也。“子曰:予欲无言”者,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以言之为益少,故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者,小子,弟子也。子贡闻孔子不欲言,故告曰:“夫子若不言,则弟子等何所传述?”“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者,此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