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失踪  (第1/4页)
    失踪    “灼英,你来看看这宗人口失踪案。”    上司开了办公室门叫她。    吴灼英督察立刻放下手中工作。    上司把文件放在她面前。    灼英打开档案。    失踪女子邓小媚,年届廿八,已婚,本月十三日起携子离家一去无踪。丈夫王永佳,是永佳百货集团副董事。    附着小媚的近照,她是个美女,生活照片虽然粗糙,不掩她姿色。    灼英算一算“十三日至今已有四十多小时。”    “正是。”    “孩子几岁?”    “五岁。”    灼英抬起头“据可靠统计,女子遇害,百分之六十是熟人所为,她的丈夫可有时间证人?”    “她的丈夫不是关键人物。”    灼英诧异“为甚么那样肯定?”    “我已访问过王永佳。”    “啊。”    “局长与永佳集团董事长有点姻亲关系,希望早日破案。”    “明白,每一宗案件,都同样重要。”    吴灼英拿着文件回到座位。    她立刻开始工作。    灼英先在警方电子档案寻找邓小媚这个人,她即使收过交通违例告票也有记录。    灼英吃惊,何止超速驾驶,邓小媚在十六岁那年曾因偷窃判罪入教养院,她是个孤儿,自幼跟远亲生活,十多岁已是问题少年。    接着,不知因何种机缘,嫁入豪门,生活起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沉静下来。    失踪前报住的地址是环山路三号。    灼英同助手说:“我要这个地址三天即七十二小时之内的电话记录,我们现在去探访一下王永佳。”    环山路是都会中最优秀的住宅区,背山面海,鸟语花香。    助手羡慕地说:“有钱真好。”    灼英不出声。    其实,名利与快乐并无太大关系 ,助手太年轻,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佣人来开门,灼英表明身份。    他们走进大宅。    世上有许多豪宅都美奂美轮,叫人赞叹,但不是这间,王宅大而无当,气氛阴沉,空无一人,像一座博物馆。    助手轻轻哼了一声。    一位中年太太走出来,她身型矮小,衣着考究“我是王太太,你们找我?”    虽是大白天,客厅光线却不大明亮,佣人斟出茶来,王太太请警方人员进书房详谈。    王太太是王永佳的母亲,即是失踪人邓小媚的婆婆,她担忧地说:“我孙儿小宝才五岁,精灵可爱,叫我挂念不已,寝食不安,请警方尽快破案。”    灼英与助手对望一眼,王太太只字不提媳妇,当中有甚么内情?    “我们可以与王永佳先生谈几句吗?”    王太太十分抗拒“永佳甚么也不知道,他忙于工作。”    “他的妻儿失踪,他一定有话要说。”    王太太还想推搪,身后传来一把声音:“有没有小媚消息?”    吴灼英督察立刻转过头去。    只见门旁站着一个高大的年轻人。    “王先生?请进来,我们想与你谈谈。”    王永佳走近。    吴灼英的目光无比尖锐,一眼便看出毛病来。    王永佳五官微微扭曲,神情焦虑,长手长脚仿佛无处可放,显得尴尬。    灼英立刻分辨出他有轻微智障。    只听得王太太叫儿子:“永佳,坐近我身边,吴督察,你的问题简单一点。”    灼英这才明白上司说王永佳并非关键人物的道理。    王永佳焦急地问:“找到小媚没有?”    一个只问孙儿,一个只问妻子,奇怪。    照灼英推测,王永佳的智能最高只有八十左右。    他懂得简单社交会话,但是没有能力策划安排比较复杂的事。所以,他不是可疑人物。    灼英问:“王老先生可在家?”    王太太答:“他在一年前辞世。”    “请问,王永佳先生如何与邓小媚女士认识?”    “朋友介绍。”王太太根本不愿多讲。    就在这个时候,女佣匆忙进来说:“太太,司机发现门外放着这只大信封。”    信封上写着“王守信太太”几个大字。    吴灼英有第六感觉,她说:“慢着。”    她自袋中取出薄胶手套戴上,取过信封,轻声问王太太:“我可否代你拆阅?”    王太太点头。    拆开信封,取出信纸,一摊开,大家呆住。    信中只有三行字:“立刻准备五百万百元现钞作为孙儿赎金,再等候指示,不得通知警方。”    掳人勒索!    王太太大惊,尖叫起来。    灼英用手按住她肩膀:“通知律师,叫他来一趟。”    一言提醒了王太太,她到底见惯世面,顿时恢复三分镇定,吩咐佣人:“叫区律师。”    灼英接着说:“替王太太斟杯热茶。”    王太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