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3/3页)
   “就在三天后,你只要出席当天晚上的宴会就行。”    “我知道了。”    “如果你还需要什么,尽管说,我会想办法替你找来。”完颜炅认真地说着。    娇宠她,似乎变成他最新的:兴趣。    --    赵心月引颈企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难得的祭典、把以往气氛沉重的军事要塞妆点得热闹非凡。    除了营里的士兵.还有辽国派遣而来的使者,以及大批的进贡宝物。据传令兵所言,宋国的队伍因为遇上暴风,晚时候才会抵达,既然如此,她决定先玩一玩再说。    一大早,她就兴匆匆地跟在宄颜炅身边,看着他将一个刻成舟状,上头画着云鹤文、里头装着食物的红色木盘,架至五、六尺的高度,然后聚集几位将官一起行祭拜之仪。    祭拜的过程由赞礼的宣徽负责,过程十分复。    当宣徽喊“拜”的时候,为首的人先要徽微府身,接着往后退一小步,曲着左膝跪下,左肘和右肘像挥舞似地摇晃着,完成第一次跪拜。接着再上香,完成第二次跪拜.而后把祭盘里的食物抛出去,完成第三次跪拜,跪着把福酒喝完之后还要再拜一次。    摇手而拜这种礼仪,在金人的口中之为“撒速”    宣徽…共要喊四次,完颜炅也一共要拜四次,四跪之后还要以手按住右膝,单跪左膝而后礼成。    赵心月极感兴趣地研究着,虽然没有跟着拜,倒也记得不少。    祭天之后,还有一些余兴节目,像是“射柳”、“击球”等传统的民俗活动。    她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射柳”    所谓“射柳”是指在场边插着两行削了皮的柳枝,柳枝上系着丝帕做为识别之用,射箭者以地位高低为顺序。    射箭者必须一边骑马一边将无羽的横镞箭射出去,如果能射断柳枝又能以手接住,便算成功。    完颜炅理所当然是第一个上场,他以轻松的姿态坐在马背上,一手搭弓、一手拉弦,当他夹紧马腹,马儿快速地往前奔去时,他也射出了手中的箭…    箭强劲地正中目标,断折的柳枝往上飞弹,完颜炅胯下的坐骑同时往前疾驰。    当柳枝以漂亮的弧度往下坠时,正好被完颜炅的大手抓个正着!    “哇…”    臂看的群众忍不住惊呼,接着,掌声如雷。    明眼人一瞧就知道这需要多么高超的箭术和骑术,虽然这项技能是cao兵演练的一 部分,但是少有人能完成得如此顺利。    看到这一幕的赵心月也忍不住苞着鼓掌,之前,她一直认为自己的箭术不亚于完颜炅,只是力道比他弱,但这一回,她总算服气了。    她能够在平地上瞄准目标,却无法在移动的马匹上瞄准随风飘动,纤细且具韧性的柳枝。    看见他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她突然有些透不过气来。    她居然…居然会觉得他浑身上下充满了男子气概!    赵心月心下一惊,连忙把头垂下,她得理智些才行。对她而言,完颜炅只是一个未经开化的野蛮人。她必须记得这一点。    “你在发什么呆?”完颜炅骑着马绕到赵心月的面前。    “我…我哪有?”赵心月心虚地应道。    完颜炅也没再追问,利落地从马背上一跃而下。    “来,这个送给你。”他递出手中的柳枝,带着一脸笑意。    “为什么送我?”赵心月不解地问。    “这是我给你的定情之物。”    “你…你送我…定情之物?”赵心月被“定情之物”四个字吓得口齿不清。    “没错。”完颜炅大方地说道,主动将系着丝帕的柳枝缠在她头发上。“据说只要将祭天大典之后射柳得到的柳枝送给自己心仪的对象,两个人就能相守一生。”    “你…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赵心月的脑子里乱成一团,她没想到会在这么突然的情况下接受他的表白。    “我当然知道,为了你,我还花了好些时问练习。”    “你是开玩笑的吧?你故意送我柳枝,等着看我的反应,然后打算狠狠地耻笑我,对不对?”赵心月多疑地问着。    “你想到哪里去了。”完颜炅失笑地推了推她的额头。“我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我担心那群太久没碰过女人的下属,会因为庆典而忘了我之前交代过的事,我认为有必要借着这个。机会提醒他们一下。”    “这…怎么说?”她的声音明显地低了一些,不知道是因为失望,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只要是女真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传说,我特地把它射下来送给你,他们肯定会以为你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像正妃,就算他们向老天爷借了胆,也不敢来招惹你。”    “你想得真是周到。”赵心月觉得颇不是滋味。原来她高估了自己的魅力,他送这柳枝的原因,并不是真为了表白!    “你是我重要的客人啊,当然要好好保护。”    “真是多谢你啊!”赵心月口是心非地说着。.    “不必客气,但是你千万要注意别让它掉了。”    “是,我明白,如果没事的活,请容我先行告退。”赵心月意兴阑珊地绕过他,打算回房。    “好好休息吧!今天晚上可有你忙的了。”完颜炅意有所指地说道。    她所盼望的这一天,正好也是他期待已久的,他等不及想看看她将有什么惊人之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