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第4/4页)
手所及,居然真的有点微温,就像那一夜的月光,温柔又温暖。    “我向月神祈求,赐予我世上最温柔的妻子;我向月神祈求,赐予我永不分离的爱情;我向月神祈求,赐予我们不离不弃,一生一世;我向月神祈求…”    那一夜,在柔和的月光下,他就是这样对着月神祈求着…    这花难道会是他送的?他就在附近吗?那他为什么还不出现?不!我宁愿他永远不出现!朱芙蓉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只见那宫女又捧了一个漆盘过来。    “公主殿下,时辰快到了,请让奴婢为您戴上盖头。”    “等一下,让我再看自己一眼。”她缓缓地站了起来,镜中的她身上穿着绣着金色花朵的红色嫁衣,长长的裙摆拖在地上,一身大红衬得她脸色苍白如雪,那种苍白是重重胭脂也没有办法掩盖住的,就像外面那冲天的喜乐也没有办法掩饰她一丝一毫的悲伤。    宫女拿起红色的盖头,轻轻地为她覆上。    镜中那个苍白色的她被红色一点一点地覆盖了,盖头缓缓落下,直至满眼都变成红色,像血一样的红色。    鼓号齐鸣,丝竹齐响,红色的盖头下朱芙蓉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自己被人牵着,走过自己长住的宫殿,走过许多人羡慕的眼神,走过无尽漫长的岁月,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公主殿下,请上花轿。”    睁开眼睛,也只看得到地上那装饰得美轮美奂的脚凳。    一步踩上去,坐到纱帐缦缦的花轿中,轿角的铜铃被微风吹得叮当作响。    “吉时到——”内侍拖得长长的声音,余音还袅袅地回荡在空气中,轿子已经开始摇晃起来。    通常这个时候,民间的出嫁女儿们应该要开始哭嫁吧!嫁出去的女儿便像泼出去的水,一旦出门便无法回头,所以便在此时哭泣,哭自己不愿离别的心情,哭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惶恐。    “开宫门。”随着这一声呼喊,朱芙蓉听到了宫门被打开的声音,外面喧嚣的杂音一阵阵传入耳朵,每一声锣鼓都像是敲打在她的心上。    隔着轿帘,悄悄掀起盖头的她隐约可以看到一个身影坐在轿前的马上,那人披红一身,喜气洋洋,透过轿帘望出去,都能感到他身上那股得意之气。    那就是自己的夫君吧。    她抽动着嘴角想笑,可是,眼泪却如同溃堤一般,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她连个苦笑都笑不出。    是的,心中想了一千遍一万遍,不希望他来,不希望他来。    可是,真正到了这一刻,她却是那么、那么地想要看到她爱的那个人。    洛明,你要是再不来,我便要与一个陌生人拜堂成亲,这要我怎么拜得下去呢?那里只有红烛,只有华服,却没有月亮啊。    “我喜欢你”那字字句句言犹在耳,她怎么能成这个亲呢?    不,我要下轿,我要下轿。朱芙蓉像是着了魔似的,将手伸向了轿帘。    我要下去。她对自己这样说道。    ☆☆☆net☆☆☆net☆☆☆    “搞什么啊,等到现在还没看到花轿的影子,早知道便去秦淮河边占个好位子等看烟火了,何必傻傻地守在这里?”    应天府内最繁华的道路已经被清空,沿途清洁洒扫,好不整齐,人们都躲在街道两旁的酒楼茶铺里。    今日皇上下令,这条由皇宫通往曾府的道路禁止车马行人通行,沿街的商铺都要关门,不得有人出入,但是,那些为了一睹公主风采的人们,还是将沿途酒楼的二楼坐了个满满当当。    但是,从早上等到现在,他们只看到一些维持秩序、负责巡逻的军士从眼前经过,而传说中当朝最美丽的芙蓉公主的花轿,却连个影子都没瞧见。    别说是应天百姓颇为失望,那些专程从外地赶过来的人们更是不满。    “还花了老子几十两银子买来坐位呢。”窗旁一桌的巨汉拍着桌子,他们正是那一天在状元楼里差点掀桌的那一群人。    酒楼的店小二苦着一张脸听他们抱怨,心中不禁忧虑,要是在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出了什么乱子,比如掀下来的桌子掉到路中间…天哪,他完全不敢再想像下去了。    “牛大哥,这你不能怪我们啦,来这里看凤驾可是安画师的主意。”    “那他人呢?”    “咦?他刚刚人还在这里的。”那样不起眼的人不见了,也没有人会注意到。    接下来那由远而近,欢天喜地的鼓乐之声将他们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走了。    “终于来了啊。”酒楼里猛然发出此起彼落的欢呼声。    大家全都挨着栏干,拚命地将身子向外探,想要看个清楚。    街那头,由宫女、内侍和皇宫侍卫组成的迎亲队伍喜气洋洋地走了过来。    街这头,一个长长的黑影落在街心…    是的,有一道人影正立在街尽头那高高的牌楼上,阳光从他背后照来,在街心投下一个无比诡异又无比孤单的影子。    一时间,众人皆惊呆了,整条街陷入寂静,只有那喜乐依然响着,像一首唱坏了的曲子,透着几分离奇的意味。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