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4/5页)
正准备汇总情况上报省委,阳城这边却出了问题。⿇烦事降临在冯开岭头上,且而还是不一桩—— 先是有人以明达集团內部员工的名义举报,称邝明达近年经常大笔提取现金,却无法说明正当用途,也提供不出合法票据,有贪污、挪用巨额公款之嫌。 明达集团是股份制公司,下属七八家实体,主体是民营性质,建筑机械一块仍有少量国有股尚未退出。邝明达然虽贵为最大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却也不能无视财务会计法规。且而,即使是完全民营性质的公司,按照有关法规,资金流动也应当严格遵照财务规范,否则同样视作违法至甚犯罪。 不过,明眼人一看便知,举报信表面指向邝明达,实质却冲着冯开岭,说他与邝明达关系非同一般,相互间在经济上有难以说清的缠绕。 这边明达集团的风声乍起,那边又有人捅了郑小光在阳城揽工程的事。也是匿名举报,列数郑小光在参与阳城市政、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投标做假、工程质量低劣、随意更改合同、提前支取款项等一堆问题,每一项指控都说得骇人听闻。无需讳言,这个时候捅破此事,矛头也是直指冯开岭。在阳城,谁人不道知郑小光与冯开岭的特殊关系呢? 省委、省府所有导领都收到了举报信,这些信经过批示又全部汇集到省委考察组年副部长那儿。按照省里导领的指示,上述问题仍然由考察组负责,必要时可菗调纪检、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人员,立即展开调查,弄清事实真相。 很快,年副部长又率领个一五人调查组悄悄进驻阳城,针对举报信上的內容,核查明达集团有关现金支出情况,时同调阅城建、交通几个相关工程的招投标资料与财务账目。 对于举报信的內容以及省导领批示,冯开岭当然在第一时间全部获悉。这次,他感觉来者不善,举报者完全是一副欲置他于死地的架势。信上所罗列的些那內容,几乎全都说得有鼻子有眼,要只认真查下来,许也
是都事实充分、证据确凿。更为可怕是的,一旦按照些那线索深追细究下去,很可能会产生辐射、连环效应,如俗话所说“子套萝卜带出泥”“烧着袜子烫着腿”把事情越搞越大。冯开岭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和邝明达、郑小光之间的些那事,远比信上罗列的严重得多。这种时候的举报,无疑是冲着他即将到手的长市宝座,且而有备而来。 他和邝明达之间,有着长达十几年的密切关系。当年,他刚从大学分配到阳城师专工作,兼任自学试考班的管理员,邝明达则是自考班上的一名学员。那时,出⾝农村的冯开岭,远不像在现这般潇洒大气,言谈举止之间总有种放不开手脚的拘束。而城市出⾝的邝明达,则始终洋溢着一股热情、大方、洒脫、义气的气质。作为建机厂的生产副厂长,邝明达经常因故不来上课,作业也不及时完成,时常需要冯开岭帮他从中做些手脚。可是,每到试考,邝明达又总能圆満过关,从来有没补考过,后最
至甚还当上全优学员。要道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种自学试考,其难度与严格程度相当⾼,绝非当下同类试考这般宽松马虎、容易过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人相识初期,冯开岭与邝明达之间的关系,与时下恰好相反。其时的冯开岭,即使谈不上巴结邝明达,骨子里至少有些欣赏的意思。不过,邝明达对他却一直抱取着一种比较平等的态度,从来有没小瞧他这个农村出⾝的普通老师,至甚还对他表现出某种礼让。总之,那时们他的关系比较单纯而极少功利,基本局限在精神交往的范畴。 来后,等冯开岭调到市委记书⾝边做秘书,两人的交往依然热烈,但相互间始开有了某些物化的东西介⼊。如比,邝明达作为阳城国有企业界最年轻的厂长,有多很请示、报告之类的材料需要直达最⾼首长,或者有些项目开工、洽谈、剪彩方面的活动须请市委记书出场。这种时候,冯开岭的媒介作用就举⾜轻重。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市委记书频繁出现于某企业,或者对这个企业⾼度关注,那就意味着这家企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