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1/2页)
    第十章    经过曲希瑞的简述,绮依婷总算知道关雅颜的真正的身分来历,原来他是国内的大财团之一的瑞龙集团的少爷!    早些年,瑞龙集团和美国的鸿云集团合作,在台湾创下了许多基业,集团也得以壮大。但由于鸿云集团唐家的重点还是在美国。故掌管金融业的唐家三少唐少廷,近年来逐渐将投资撤回,使得瑞龙集团也远不如以前。    瑞龙集团这几年来一直为“最佳接班人”的宝座,争闹的波涛滚滚,旗鼓相当的年轻一代,个个明争暗夺,争得你死我活,却依然没定论。集团内每个派系各拥其主,壁垒分明的也有,相互结盟的也不少,搞得集团上下乌烟瘴气。    约莫三年前,已退隐幕后的上任总裁关老爷,为了平息日趋恶化的宝座争夺战,订出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    谁对瑞龙集团的贡献最大,谁就是下任总裁。    至于“贡献”的“大小”集团内部则有一份不对外公开的“评判标准”而“取得长春医院”便是榜上有名的“大贡献”之一。所以一年多前刚从德国返回台湾的关雅颜,便以“取得长春医院”为目的,混进长春医院管理部门任职。    绮依婷吐了一口气“他果然居心不良,难怪一进医院便天天对我紧迫盯人!”    “难道你对他一点也不心动?”曲希瑞半开玩笑的识破道。再怎么说,关雅颜也是个很出色的大帅哥呀!    绮依婷很认真的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从来没有。打从他开始接近我,我就认定他和其他男人一样,是为了长春医院才接近我的,所以我根本不可能动心!”    这点曲希瑞并不怀疑。不过,事实和绮依婷揣测的还是有些出入。    “关雅颜是为了长春医院才接近你没错,但他和别人不同,他并不是想以娶你为最后目标,而是以追你当幌子,来掩饰他真正的目的。”他故作神秘的一笑。    “什么目的?”绮依婷满心好奇的追问。    曲希瑞看一看表“时间差不多了,去梳理一下,我们该准备出发了。”    “你还没告诉人家!”绮依婷不依的耍赖。    他好喜欢她那嘟着嘴的娇悄模样。    “去了就知道了!”    “真的?”    她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由于功力不足,所以看起来十足滑稽可爱。    “真的,所以快去准备吧!”    见他不像在骗她,她才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楼去。    虽然曲希瑞相信绮依婷不会忘记他们之间的“交换条件”但还是不忘好人做到底的提醒她“不可以梳阿妈头哦!”“知道啦!”绮依婷从二楼的栏杆边,抛下回答。    当曲希瑞和绮依婷双双出现在长春医院时,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好一对俊男美女!    然而,当大伙发现站在蓝眼眸的超级白马王子身旁的幸运白雪公主就是绮依婷时,钦羡赞叹的目光纷纷转成惊讶不信的眼神。    这就是那个老是梳着超级阿妈头,穿着国事过时阿妈级套装,不苟言笑、冷若冰霜的“冰人”绮依婷的庐山真面目!    在众多惊愕的目光中,曲希瑞和绮依婷继续朝他们的目的地…关雅颜的个人办公室…走去。    看见绮依婷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时,关雅颜相当意外。这一年多来,除了公事之外,绮依婷从不主动到他的办公室找过他,也难怪他会如此。    “这位是…”关雅颜注意到尾随绮依婷身后进来的曲希瑞。    曲希瑞比绮依婷快一步开口“我是绮院长的特别病患,我们见过一面,你还记得吗?”    “原来是你!”    必雅颜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他老觉得这个男人很眼熟,原来就是上次大闹绮依婷的门诊室的病患。    可是,他看起来并不像有病的样子。关雅颜有些出神的想着。    绮依婷本想说什么,但当她看见曲希瑞暗传给她的讯号后,她随即打消了原有的念头,乖乖的站在一旁,观看事情的发展。    曲希瑞不露痕迹,巧妙的接近关雅颜身边,嘴巴还不忘一直和他保持交谈状态。    绮依婷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关雅颜打从刚刚就一直盯着曲希瑞那双湛蓝的眼眸,不曾移动过。难不成他没见过蓝眼睛的人!    不会吧!人家可是从德国回来的!她很快便打消自己可笑的想法。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    没事的时候,绝对不要盯着希瑞那双蓝眼睛看,还有,就算你多么好奇,也不可以对他的那些“刀伴”表示兴趣!    此时此刻,龚季云上回送给她的“临别赠言”在她耳边乍然响起。    飞刀神射她已经见识过了,只剩前面那一句…    莫非…?绮依婷才想到什么,抬起头看向他们时,局势已经有了重大发展。只见关雅颜非常顺从的坐在椅子上,那双恍惚的眼眸还是望着希瑞的蓝眼睛。    催眠!绮依婷顿时豁然明白。    原来这就是那句“临别赠言”的正解!    “告诉我,你是谁?你到医院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曲希瑞技巧相当高明的诱导着已被催眠的关雅颜。    必雅颜果然毫不反抗的说出故事的真相。    “我是瑞龙集团的关雅颜,潜入长春医院是为了搞垮长春医院,以及伺机窃取正在研究中的新葯。”    “那你打算如何搞垮长春医院?”    “积极的创造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